山东大鼓书 山东曲艺鼻祖“山东大鼓文化”
山东大鼓是北方大鼓之鼻祖,我国北方地区现存最早的汉族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,相传形成于明代末期,已有三百五十多年的历史。山东大鼓历史悠久,音乐唱腔独特,节目蕴藏丰富,地方色彩浓郁。下面就随本期的一起来了解下山东大鼓《十大劝》的唱词。
【山东大鼓《十大劝》唱词赏析】
一劝世人孝为本,黄金难买父母恩;孝顺生的孝顺子,忤逆养的忤逆人;
老猫枕着屋脊睡,都是一辈传一辈;为人不把二老敬,世上你算什么人。二劝媳妇孝公婆,孝敬公婆好处多;给你看门又干活,又是你的看娃婆;
孝敬公婆免灾祸,后来曾把孝名落;我说这话你不信,以后你也当婆婆。三劝公婆莫心偏,闺女媳妇都通常;闺女不过常来往,媳妇常在你面前;
又做饭来又生产,铺床叠被把饭端;虽说女儿对你好,能在面前孝几天。
四劝兄弟要互敬,你们本是同胞生;兄要忍来弟要敬,有点家产不要争;
有事相互多商量,要学桃园三弟兄;千万别信馋言语,信了谗言坏事情。五劝世人莫好强,争强好斗惹祸殃;要学先人张百让,后增金人福寿长。众人都要想一想,百忍百让万年扬;大家想想世上人,强量之人不久长。六劝夫妻要互敬,相亲相爱过终生;有事夫妻多商议,不可任意胡乱行;
妻尊夫来夫爱妻,夫善妻贤度光阴;和睦家庭人人敬,莫教二老挂心间。七劝妯娌要相和,和睦妯娌担风波;你做饭来她烧锅,比你单独强的多;
要是吵嘴把家分,各人干的各人活,遇事两家不相问,亲戚邻居笑哈哈。
八劝嫂嫂和姐妹,姐妹本是一门客,常在一起多和气,亲戚走的热呵呵;
九劝青年男女生,读书学习下苦功;下定决心把书念,考场上争第一名;
十劝廿45正当年,人家打架莫向前,三拳两脚人打坏,拉拉扯扯去见官;
打的轻了给人治,包工养伤花你钱;打死人命要治罪,绳捆索绑下进监。别说你是人命案,烧杀不容宽,爹又哭来娘又盼,妻子老少泪涟涟。东邻西舍为你叹,亲戚朋友挂心间,要想居家见一面,***场上把命还。
你要听了我的劝,勤俭持家香又甜;多打粮来多挣钱,多卖余粮多存款,
利国利己有贡献;要是有德又有才,**提拔你当官,当了官来要行政,
作弊受礼落骂名,当官要学包文正,你要不听我的劝,祸到临头后悔难。您可能也喜欢:
【山东曲艺鼻祖“山东大鼓文化”】
在现实生活当中,熟悉山东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山东的大鼓文化,山东大鼓是在我国北方地区现存的最早的汉族曲艺鼓书。在生活中,人们也渐渐地把这种民间艺术忘记了,那么,大家对于山东的大鼓文化了解多少呢?
就让我们一起从城市文化的角度一起来看看吧!
山东大鼓被称之为北方大鼓的鼻祖,是我国北方地区现存最早的汉族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,相传形成于明代末期,已有三百五十多年的历史。
山东大鼓主要流传于以山东省菏泽为中心的广大鲁、苏、豫地区,原称犁铧大鼓,因其伴奏乐器为犁铧碎片而得名。自《老残游记》之后,始谐音美其称为“梨花大鼓”。20世纪后期以来,山东大鼓逐渐趋于衰落,现在仅有少数演员还能演出,亟待扶持保护。
山东大鼓的表演方式为一人演唱或二人对唱,演员左手敲犁铧片,也叫月牙板,犁铧片后改为两枚铁片或铜片。右手击矮脚鼓,站立而唱。有两三弦师操三弦或四弦胡伴奏。
唱腔为板腔体。一般分慢板(又称头板)、二板(流水板)、三板、快板等板式。唱词为七字句或十字句。其艺术流派主要有南口、北口两大派。
山东大鼓自出现以来,名角不断。清末演唱山东大鼓的着名艺人有郭老占、何老凤、范其凤等。
其后,黑妞、白妞、上半截、下半截、盖山东、郭大妮等都享有盛名。20世纪30年代以后,成名的是谢、李、赵、孙“四大玉”等。后来又有杜大桂、鹿巧玲等相继而起。上世纪三十年代前后,谢大玉、李大玉、赵大玉、筱艳芳等在上海灌制了“山东大鼓”的唱片,发行大江南北,使其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全国影响的大曲种。
山东大鼓的曲目十分丰富,传统曲目有《黑驴段》、《拴娃娃》、《王二姐思夫》等。
中篇书有《三全镇》、《金锁镇》、《大破孟州》、《大送嫁》等数十部;短篇的段儿书尤为丰富,其中以《三国》唱段最多,有《东岭关》、《长坂坡》、《河北寻兄》等60余段;其次是《红楼梦》唱段,有《黛玉葬花》、《宝玉探病》等10余段;《水浒》唱段有《李逵夺鱼》、《燕青打擂》等。另外还有许多依据戏曲故事、民间传说故事编写的唱段,总共不下200多段。
山东大鼓历史悠久,音乐唱腔独特,节目蕴藏丰富,地方色彩浓郁,它直接促发了山东快书的形成,并对“乔派”河南坠子和西河大鼓等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,具有很高的山东文化价值体现。
近些年来,山东机构加强了对传统曲艺形式的保护和开发。2002年8月,济南市曲艺团应***特区机构的邀请参加“我国戏曲曲艺节”演出活动。青年演员刘娟、赵倩演唱了山东大鼓《战马超》、《大西厢》和《草船借箭》三个段子。失传30多年的山东大鼓又登上了舞台,呈现在人们面前。
2006年5月20日,该曲艺经国务地批准列入第一批**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山东大鼓由此迎来了重放光芒的新机遇。
【六十年代的大鼓书乐器?】
叫鸳鸯板或者月牙板,铜制的,因为是一对,呈半月形,顾名思义。
梨花片,又称月牙片。是说唱曲种梨花大鼓、山东大鼓的主要伴奏乐器。
梨花片源于农具犁铧铁片,后改用铜片。花大鼓又叫犁铧大鼓或铁片大鼓,源于山东乡间农歌。农民歌唱时,常以农具里犁铧碎片敲击节奏,这便是梨花片的最初形式。
在农歌发展为大鼓以后,便不再使用犁铧的铁片而改用铜片,名为梨花片。
梨花片是半圆形的薄铜片,长16、中间宽4、厚0.4厘米,两片为一副,重0.25公斤。
演奏时,将两片夹于手指间碰击发音。用于山东快书时由表演者自击自唱。
在我国西南边陲的阿昌族,那里人们在宗教活动中,使用着一种名为“响姐”的铜片,其形虽与梨花片差异较大,但仍属于敲击单片铜板发音的乐器。演奏时,左手将铜片提起或悬挂架上,右手执短水木棰敲击,音响浑厚悠长。